眼前的这位小伙子,只有24岁,皮肤很白,手指修长,把他放到一堆大学生中间,你绝对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小老板”,掌管着年收入过2000万美元的企业。他也没什么背景,出生于江苏徐州,父母皆农民,主要靠一些零零散散的副业为生。 我问他,“你的网站的中文名字是什么?”他说,“没有中文名字。”我又问他,“为什么国内看不到你的网站?”他笑了,“我们的服务器和顾客都在国外。”这个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严肃起来,2000万美元?骗人的吧?但你环顾四周,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区,坐着百余名员工,一个个对着电脑低头忙碌,其中靠近入口处,还有一个是黄头发的外籍人士,你又会觉得这一切不是假的。 李培亮2008年6月创办FocalPrice,这是一个只对海外客户的外贸B2C网站,专营3C产品。网站从零起步,却享受着每年翻番增长的喜悦:2008年底每月收入已经达到二三十万美元,2009年增长到100万美元/月,2010年底达到200万美元/月,预计今年底达到400万美元/月。在规模扩张的同时,FocalPrice完全靠自有资金滚动,且持续盈利。 在国内B2C网站大批亏钱“裸奔”的大环境下,李培亮和他的FocalPrice着实让人感到惊讶。但李培亮却谦虚而诙谐地回应,“就好像你在牛市,买了一个垃圾股,也能照样赚钱。”这是外贸B2C不为人知的几年,李培亮称之为“野蛮增长”,“市场就是那么好,只要摆摊就有钱赚。” 制造溯源 6年前,几乎一样的夏天,正在读大一的李培亮在学校图书馆看了一本《忏悔录》,便决定辍学创业,“我开始向往欧洲生活,我想去欧洲留学,但一年需要二三十万元的费用,我必须先挣钱。”于是,只身来到了深圳创业。开明的父母给了他2万元的启动资金。 伟仕达电子的老板,一个安徽人,许旺兴注意到了李培亮。当时许旺兴的厂子生产mp3,规模很小,就在深圳华强北摆了一个门脸,在坂田有个作坊式的小车间,搭成了简易的“前店后厂”运营模式,主要接外贸出口订单。李培亮找过他几次,想跟他长期合作。许旺兴一看李培亮还是个愣头小子,心里打了鼓,先是卖了几个产品给他,试了几次发现此人生意可靠,便开始供给他大单产品。用李培亮现在的话说就是,“只要我电话过去,许就会给我几万块钱的账期。”是什么生意让许旺兴如此信赖? 一个苹果产品的附件,出厂价10块钱,在淘宝上可以标价15-20元,但在ebay上直接换成美元,即标价9.99美元。李培亮最开始去深圳,做的是淘宝,然后在2006年转战ebay。半年不到,便赚了十几万元。许旺兴比较了一下,把mp3卖给李培亮比他自己接到的外贸订单,净利率至少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他当然愿意与李培亮做生意。 在深圳华强北,像许旺兴这样的“小代工厂”太多了。每次提到华强北,李培亮都会感慨,“这是个神奇的地方。”李培亮一直依托的便是数以万计的中国制造小厂,它们长时间赶制外贸订单积累下来的质量稳定性以及低廉的制造成本,为什么白白让国外的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赚去? 郎咸平有个非常著名的“6+1”的产业链理论。他把整个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七个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价值最低且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中国,而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了价值的最底端,在美国标价10美元的商品,中国人只赚到1美元。 ebay模式恰恰把中间环节剥离掉,使中国制造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而李培亮正好抓住了这样难得的机会,将外国人赚得的这9美元,一大部分装入了自己腰包,同时再将一部分留在了制造小厂手里。而且,李培亮还很快发现了香港邮政的“秘密”,“大陆邮政100g运往海外的包裹,需要邮费26元,而香港邮政只要8.5元。”李培亮的公司又此处深圳,便更好地利用了这个地理优势。订单来了之后,先在深圳自己的仓库分拣打包成独立包裹,然后交由专门做香港邮政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比如三态),再运往香港,从香港发往全球各地的消费者。至今,李培亮还在延续这样的物流模式。 只不过,随着ebay自身发展的滞缓,掌握着越来越多上游制造资源的李培亮,渐渐感觉到自己的发展受到严重约束。2008年6月,启动了自己独立的网站——FocalPrice。寓意十分明显,就是要聚焦于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低价格之上。 (责任编辑:好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