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与C2C拼价格是自杀 拼服务是未来 看到一篇新闻称,京东商城近日推出了7×24小时全天候电话服务,共拥有400个电话客服坐席,并且还计划将电话客服增加到600个。对此,有媒体记者问我:京东商城搞7×24全天候电话服务有什么价值?对B2C行业有哪些影响? 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先列一下我的观点:首先,B2C必将成为电子商务的主流,而C2C成为电子商务的补充;其次,B2C比拼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最后,中国电子商务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全天候电话服务说明B2C企业的竞争趋于理性化。 B2C必然超越C2C成为主流 先不谈这个全天候电话服务,还是来看看最近淘宝的动作。作为占据中国C2C市场80%以上份额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淘宝最近在做什么?有消息称,淘宝将在11月份独立运营淘宝商城,而且域名都已经准备妥当。 淘宝转型B2C的势头已经非常明确,自从推出淘宝电器城以来,淘宝尝到了B2C的甜头,也算是为其发展商城做了试验。接下来就是将各品类的商品独立成商城进行运营,而淘宝成为一个大平台。记得马云在创立淘宝不久曾说过“免费是最昂贵的”,因为C2C这种免费模式会带来大量的诚信问题、服务难题,虽然淘宝推出了多项相关错失,但是都难以最终解决问题。 而类似京东的B2C模式却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些问题,这是电子商务长远发展所必需的。B2C超越C2C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主流是件很自然的事。 B2C拼价格是自杀 那么,B2C到底比拼什么?有人说,B2C也是比拼价格。其实,比拼价格应该是B2C发展的初级阶段,也是电子商务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只要网购成为习惯,网购用户不再担忧诚信问题,不再担心商品的品质问题,价格自然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网购可以节约大量挑选商品的时间。 所以低价格的网货只是阶段性的产物,如果一味的追求低价格,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一败三伤。供应商受伤、网购平台受伤、用户受伤,为何用户会受伤?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国美苏宁曾大打价格战,而价格战是以牺牲供应商利润为基础,供应商为了赚钱不得不从产品上想点子。很多人抱怨现在购买的洗衣机为何没90年代的洗衣机抗用?这就是因为价格战让产品利润下降,供应商不得不为了获得利润而降低品质。 拼价格是一种低级的市场行为,B2C企业如果持续靠低价抢夺市场,是涸泽而渔的做法。相反放弃价格的比拼,回归到商业竞争的本质上来,通过增加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优化用户购物体验,提供更好的网购服务,则是塑造电子商务口碑和品牌的关键。 拼服务将推动电子商务成熟 我一直有个观点是:当前中国电子商务只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离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最新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1210亿元,同比增长76.9%.比较2010年前三季度的市场增速,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季度交易规模增速逐步放缓。 再来看苏宁2010上半年的营收大概是360.5亿,全年营收将超过800亿,国美的营收比苏宁稍弱,大概是248亿元多点,全年营收可以达到500亿,仅仅这两家家电连锁的营收就超过了1300亿,完全大于整个中国网购市场规模。 所以从这组数据上看中国电子商务的确是个“婴儿”,只有当网购规模达到整个市场规模的10%以上才能称得上是成熟,所以中国网购还要走很长的路。目前,网购最大的问题是诚信和服务,通过建设物流、仓储、客服,以及转型B2C,可以提升网购的可信度,让更多的人加入网购。 京东商城在B2C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较早,兴建全国范围内的仓储系统,耗费巨资建设信息化平台,自建物流配送体系,211限时到达,全国上门取件等,再到如今的7×24全天候电话客服,其实都是在为提升服务质量做准备,京东商城将此称之为“京东大服务战略”。 提前将网购之争的焦点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是非常明智的做法,这将有利于塑造网购品牌,让更多的网民信赖并选择网购,当网购成为和逛商场一样习惯的时候,网购就成熟了,网购企业也有利可图。
|